本报讯(记者赵晨钰)中国文学经历了100年风雨之路,留下了一批值得回味的作品。在20世纪行将结束之际,一系列回顾性活动相继问世,如香港《亚洲周刊》评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由谢冕等人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等,都是为了回首百年岁月,重温那些曾经激动人心的文学作品,总结中国文学的百年灵感与智慧。8月16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起的“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评选活动揭晓,又为读者奉上一席文学的百年盛宴。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聂震宁说,此次评选活动是由老资格文艺出版社人文社和北京最大的图书零售商图书大厦联手邀请专家参与,实际上是代表了出版者、研究者、读者三方面共同评选,兼顾各方意见,并规定多项措施保证其公正性,比如复评、终评评委均有权在原有书目基础上补充候选书目;一本书有多个版本时尽量不用人文社的版本而使用其他出版社的版本,力争“形成多层次共振”。这次评选是对本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的一次集体回顾,展示了百年的杰出文学成果,并为新世纪文学事业的发展提供参照。
参加复评的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杨匡汉先生认为,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对百年中国文学的历史感也在相应地逐渐淡化模糊,因此这种百年文学的评选活动的意义也就格外重大——它能带给读者以厚重的历史感,同时也是对曾经为中国文学发展起过推动作用的作家表达一份敬意。北大教授、终评委员会成员之一的谢冕先生则说,这次活动是一次“别开生面,有新意”的评选活动,组织活动的人文社拥有开拓性视野和客观的标准,他对此次评选活动持信任、支持的态度。
据了解,此次评选分三阶段进行:先由人文社资深编辑和专家委员会有关成员提出300种备选书目;然后组织社外中青年文学研究专家进行复评,他们有权提出候补书目,确定200种入围书目;最后由社外著名专家学者组成评选委员会终评,选定百种书目。
如何从百年来无数件作品中挑选出最好的100部,其评审标准尤为关键。此次“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评选活动邀请了各个文学领域内既是权威、又对世纪文学有概貌性了解的学者专家。他们以理性的态度,用综合了历史、文化、美学的眼光,从文学史的总体观上把握,着重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考察其对社会、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在同类图书中是否具有开拓性或代表性,并兼顾形式、流派的多样性,力求每一部当选的作品都可以折射时代背景,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文人的心态、文学的心态。在一定意义上,这100本文学作品就是中国百年文学史。
此次评选的前10名作品全部获得满票,分别是: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鲁迅的《呐喊》、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郭沫若的《女神》、徐志摩的《志摩的诗》、闻一多的《死水》、艾青的《大堰河》、曹禺的《曹禺戏剧集》(40年代版)、老舍的《茶馆》。而由评选结果看来,近现代作品所占比例高于当代作品。而且前10名获奖作品除《茶馆》外,都是近现代作品。终评委员会主席严家炎先生表示,文学史分期并不是关键,所有的作品都应统一放在历史的天平上衡量,而不是人为地偏顾现代作品或当代作品。谢冕先生也说,这一状况是在情理之中的。由于当代作品问世时间都不长,而近前观察感觉总要强烈一些,因此人们对它们比对近现代作品更了解,相应地缺点也知道的更多;同时也由于当代作品还未经过时间的考验,因此评审标准更严格一些,当代作品上榜较少就不足为奇了。
百年文学精华,仍以三四十年代的作品为主导,主要是感时忧国之作。上榜的港澳台作家的作品共6部,全都集中在小说和诗歌体裁中。除此之外,武侠、言情小说等畅销作品在排行榜上也占有一定的位置。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张恨水的《啼笑姻缘》、张爱玲的《传奇》等均榜上有名。
据悉,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在此次评选结果的基础上编撰出版《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作为对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献礼。